1. 格瓦拉日記
1.讓我們終于理想,讓我們面對現實。
2.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3.我怎能在別人的苦難面前轉過臉去。
4.如果說我們是浪漫主義,是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分子,我們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們將一千零一次地回答,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2. 格瓦拉日記在線閱讀
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生于阿根廷,阿根廷馬克思主義革命家、醫師、作家、游擊隊隊長、軍事理論家、國際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切·格瓦拉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級領導人,1965年離開古巴后到第三世界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游擊戰爭。1967年在玻利維亞被捕,繼而被殺。
3. 格瓦拉日記閱讀
瓦拉格羅目前投放中國市場的生物刺激素產品早期有知名“美加富”和“愛爾稼”兩款爆品,是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生物刺激素生產企業之一,之后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苗迪發、美可綠、圍沃、美達康、思甜、發令槍等等生物刺激素品牌,每個都是精品,無愧為生物刺激素領域領導者的稱號。 中國代理商:瓦拉格羅(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現有北京富美實、廣東杰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合作。
4. 格瓦拉日記下載
原型就叫切格瓦拉是拉丁美洲的著名社會主義革命家切格瓦拉
5. 格瓦拉日記名言
切·格瓦拉(Ernesto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生于阿根廷,是馬克思主義革命家、醫師、作家、游擊隊隊長、軍事理論家、國際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
切·格瓦拉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1967年在玻利維亞被捕,繼而被殺。死后肖像成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標志,也是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征。
《時代》雜志將格瓦拉選入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
6. 瓦格尼斯的日記
在第一行寫上時間日期,也可以附加上當日的天氣情況,心情等可以記錄的信息。
接著在第二行空兩格開始寫正文,轉行要頂格。
正文一般用記敘文的形式寫,有時也可以用議論文的形式寫。不管用什么形式來寫,都要正確反映當天遇到的有意義的事情,反映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
日記的內容要真實。
7. 切格瓦拉最著名的一句名言
關于“切格瓦拉是在哪里犧牲的?”這個問題,我記得切·格瓦拉是在玻利維亞犧牲的。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父親是著名醫師,他本身也選擇習醫的道路,后來棄醫從戎、獻身于革命,從事游擊戰。他與古巴的卡斯特羅并肩作戰,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1965年離開古巴后到其他拉丁美洲的叢林繼續從事革命的游擊戰事業。1967年10月8日在玻利維亞被捕,10月9日,被美國支持的玻利維亞軍人政權槍決。《時代》雜志將格瓦拉選入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
在1967年10月8日的最后戰斗中,他因負傷并犯了哮喘病,才當了俘虜。被俘后,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同他談了話,出于敬佩曾主張送到關塔那摩關押,玻政府卻堅持處決。因該國已取消死刑,劊子手便于10月9日把格瓦拉帶出來,迎面用沖鋒槍向他掃射,然后拍照后公布說格瓦拉是陣亡。面對槍口,格瓦拉昂首挺胸,無愧于一個戰士的形象!
格瓦拉犧牲后,國際范圍內“格瓦拉熱”幾十年不衰,比生前獲得了更多的榮譽,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亞非拉國家有了眾多崇拜者,西方對他冠以“紅色羅賓漢”、“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等稱號。如今,他那幅穿作戰服留胡子的照片,成了為擺脫苦難而奮斗的許多人的精神偶像,他那種為解放苦難者不惜獻身的精神便永遠會受尊崇。
1967年10月9日,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拉依格拉村被殺害,時年39歲。
8. 卡瓦格博日記
“瓦博格效應”疑問——“為什么腫瘤細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卻不能高效產能?”,這是著名科學家奧托·瓦博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中國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吳緬教授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楊小魯教授的合作研究結果——腫瘤抑制因子p53通過直接抑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活性調控細胞的生物合成,對此給予了科學解答。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該成果對癌癥治療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