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
啤酒里的氣泡是在高壓下溶于啤酒里的二氧化碳氣體。平時啤酒瓶蓋子緊緊蓋住瓶口,使瓶內保持一定的壓強,啤酒里的二氧化碳就不會冒出來。
一旦打開瓶蓋,壓強降低了,溶在啤酒里的二氧化碳氣體就從啤酒里逸出來,變成大量的氣泡上升。
啤酒溶液中含有碳酸,碳酸是由于他們把CO2加入了啤酒中,但是CO2在其中的溶解度比較小,在常壓下只能溶解一點點,所以制造商就用高壓把CO2壓了進去,壓強比較大。所以擦啤酒瓶口時就會往外冒。
2. 啤酒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能喝嗎
啤酒是我們日常比較常喝的一種酒類,啤酒喝起來不像白酒那么刺激,而且啤酒的味道比較醇香,很多人都喜愛喝啤酒,啤酒對人體也有一定好處,但啤酒總歸酒類,平時我們一定要適量飲酒,避免酒精中毒危害生命,很多人比較疑惑啤酒為什么有泡沫,啤酒為什么有泡沫?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一.啤酒為什么有泡沫?
啤酒是一種氣泡酒,瓶裝或者灌裝的啤酒是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這些二氧化碳可以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也可以是在灌裝的過程中加入的。
在密封的條件下,壓強越高,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開瓶時,由于壓強變小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會從啤酒里面分離出來,形成很多的氣泡。
3. 啤酒里面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
啤酒里面有氧氣。
1、理論上啤酒不應含氧氣,含氧氣,使啤酒很快變質
2、但實際上不可能一點都沒有,所以啤酒中含氧氣越少越好。
3.啤酒里面還是會有二氧化碳的,要知道啤酒的成分含量還是比較多,包括一些氧氣或者二氧化碳水分等等,這些都是會有的,要知道,可以適當的喝一喝脾酒,也不要經常喝,經常喝啤酒,對身體也是會有一定影響,自己要注意,喝得太多肯定是不太好的。
4. 啤酒里面是二氧化碳
當人們取出的啤酒,并且將它迅速打開時,會聽到哧的一聲,同時冒出一股白煙,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啤酒云。啤酒里的二氧化碳是經壓力溶入的,里面的壓力可達2~3千克/平方厘米,打開瓶蓋時液面上下的平衡被破壞,瓶頸處的氣體立即沖出,這些氣體分子的快速運動消耗能量,使啤酒的溫度驟然從9℃降至-1℃,時間只有0.1秒,瞬間的降溫使瓶頸內的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如一縷縷白色云煙從瓶口冒出。
5. 啤酒里面是不是有二氧化碳
不屬于!
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基于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則麥芽使用量應不少于 50%。至于使用什么樣的麥芽,傳統上乃至今天仍然沿用著大麥麥芽。再添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它是一種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飲料酒。區別于汽酒和其它配制酒。
PS:
啤酒的二氧化碳是發酵法產生的,而碳酸飲料的二氧化碳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充入的,二者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不能混為一談。
6. 啤酒里面也有二氧化碳嗎
通常飲用的白酒的度數從30到60度不等,而啤酒的度數偏低,一般3到5度,一些進口的啤酒度數會更高些。關于飲酒多少而言,南方人和北方人其實是有些差距的,通常北方人能飲酒的比較多。兩瓶啤酒對于北方漢子來說,就是日常餐桌上滿足飲酒需要,淺嘗而止的量。而在一些聚會,應酬的時候,半斤白酒基本是一個適合的程度。這個量基本微醺,又可以做到不失分寸。
如果氣氛烘托到了,半斤白酒下肚,又沒盡興,通常會再喝兩瓶啤酒,這就需要自身有一個良好的酒量,酒品了。
7. 啤酒里為什么有二氧化碳
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約占整個空氣體積的0.03%。它們來自人和動物的呼出,來自煤和各種含碳化合物的燃燒以及動植物遺體的腐爛,火山爆發的時候大量二氧化碳從地下被噴入空氣中。綠色植物在日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從空氣中吸去不少二氧化碳。江河海洋的水中亦溶解不少二氧化碳,20℃時1升水中可溶解0.9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化合物,它很快又分解成二氧化碳。這樣,海洋、湖泊和河流就像二氧化碳的唧筒,不斷地把它吸收和釋放。
人們早已認識了二氧化碳。它從許多礦泉水中冒出來;從古老的釀酒的發酵液中沖出來;在深井和山洞里聚集著;在一些沼澤地帶和湖泊周邊散發著。在意大利維蘇里火山周圍的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個洞,叫做狗洞。當人領著狗走進狗洞時,狗很快倒下了,人卻安然無恙。當人彎下腰去救自己的狗時,人也頭暈了。這是因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沉積在地面上的緣故。
但是長期以來,人們不知道它是什么物質。因為它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和空氣中的其他組成氣體混雜在一起。
17世紀比利時醫生赫爾蒙特(J.B.Van Helmont,1579~1644)似乎知道了它和空氣有所不同,在他死后的1644年出版的著述中,創造了gas(氣體)一詞。他在書中列出了各種氣體:有風的氣體,指空氣;有毒的氣體,指使蠟燭熄滅和聚集在狗洞里的氣體;炭氣體,指燃燒木炭和其他可燃物生成的氣體;發酵產生的氣體,指地窖中釀酒中產生的氣體;硫氣體,指硫磺燃燒產生的氣體;野氣體,指物質在容器受熱分解或進行化學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沖破容器,逃到空氣中去的“不馴的”氣體等。
直到1755年,英國醫生布拉克(J.Black,1728~1799)發表焙燒堿性碳酸鎂[MgCO3·Mg(OH)2]和石灰石(碳酸鈣CaCO3)的實驗報告,在焙燒過程中質量減輕了,產生一種氣體,因為這種氣體被固定在堿性碳酸鎂和石灰石中,就稱它為固定空氣。他認識到清澈的石灰水[Ca(OH)2]能吸收固定空氣,使石灰水渾濁,重又轉變成石灰石。他并且發現固定空氣和人們呼出的以及物質燃燒所產生的氣體是同一種氣體。
1767年英國外科醫生麥克布賴德(D.Macbride,1726~1778)發表關于固定空氣性質的論述,指出腐爛的動物體產生固定空氣,并確定空氣中存在固定空氣,因為清澈的石灰水放置空氣中會變渾濁。
拉瓦錫把純凈的炭放進氧氣中燃燒后產生了固定空氣,肯定了固定空氣是碳和氧組成的。他試驗了固定空氣的水溶液顯酸性,錯誤地稱它為碳酸氣。因為它不是碳酸的氣態。
在確定了固定空氣的化學式后,它被命名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雖然本身無毒,但會使人窒息致死。人們生活在含有0.03%(體積分數)二氧化碳的空氣中是正常的。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達3%(體積分數)時,對人的不良影響明顯起來,這時呼吸的次數增加了。這是因為隨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對中樞神經系統起了刺激作用的緣故。在人們吸入含二氧化碳更濃的空氣時,就會引起身體機能的嚴重混亂。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達10%時,就會使人喪失知覺,并使呼吸停止而死亡。
由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作用,因此醫生們在治療呼吸阻塞以及一些中毒癥病人時,在供給病人呼吸的氧氣中特地混入6%(體積分數)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某些情況下也能維持和促進人們呼吸。當人們戴著防毒面具在工作或作戰的時候,當人們在高空的飛機中或深水的潛水艇里的時候,雖然可以用貯存氧氣的氧氣瓶來供給氧氣,但是攜帶它是沉重的,于是就要用二氧化碳本身含有的氧來提供呼吸了。這是利用過氧化鈉(Na2O2)的作用,它是一種淡黃色的粉末或顆粒,是金屬鈉在燃燒后生成的。過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同時放出氧氣:
2Na2O2+2CO22Na2CO3+O2↑
這樣,戴上裝有過氧化鈉的口罩就會使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轉變成氧氣供吸進了。
二氧化碳是一種化學性質不活潑的物質,它不會和燃著物或其附近的物質發生化學作用。它比空氣重,會沉罩在火焰周圍,把空氣和燃燒物隔離開來,因此被用來滅火。我們現在的《化學》課本中展示了兩種常用滅火器:
(1)泡沫滅火器。其內部結構是筒子里懸掛著一個小瓶,瓶里和瓶外分裝著兩種不同的溶液。使用時將滅火器倒轉過來,兩種溶液充分混合,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把全部溶液擠壓出來,能夠噴射得很高、很遠。
這兩種不同溶液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配合。例如有硫酸(H2SO4)和小蘇打(碳酸氫鈉NaHCO3)的溶液:
H2SO4+2NaHCO3ΔNa2SO4+2H2O+2CO2↑
有明礬[硫酸鉀鋁K2SO4·Al2(SO4)3·24H2O]和小蘇打的溶液:
K2SO4·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K2SO4+6CO2↑
有鹽酸(HCl)和碳酸鈉(Na2CO3)的溶液:
2HCl+Na2CO3=2NaCl+H2O+CO2↑
為了使二氧化碳形成穩定的泡沫,常在溶液中添加起泡劑,如皂素等。
(2)干粉滅火器。其中的干粉主要是碳酸氫鈉,它受熱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2NaHCO3ΔNa2CO3+H2O+CO2↑
可以自制一個滅火器。在一個廣口瓶里盛放大半瓶濃的碳酸氫鈉溶液,另用一個小試管盛半管稀硫酸,小心把它放進瓶中,不要使兩種溶液接觸。在瓶口塞上帶有尖嘴彎管的橡皮塞,就成了簡單的滅火器。
碳酸氫鈉就是我們家庭里發面做饅頭時,為中和產生的酸所用的小蘇打粉。蒸出來的饅頭之所以松軟可口,也是由于加熱過程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緣故。在自制滅火器中若沒有硫酸,也可以用家庭里的醋代替試一試。
二氧化碳能夠滅火,這也不是絕對的。把一鎂條燃著,放進充滿二氧化碳的燒杯中,燃燒著的鎂條不僅沒有熄滅,而且燒得更旺起來,只見冒出黑煙,在燒杯內壁出現黑色斑點。這是因為金屬鉀、鎂等活潑金屬和氧化合的能力比碳和氧化合的能力強,它們能奪取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把碳排擠出來,就冒出黑煙:
CO2+2Mg點燃2MgO+C
二氧化碳在我們生活中常常碰到,汽水里有它,啤酒里有它。這是把二氧化碳加壓壓進汽水和啤酒中的。它在工業中是生產純堿(碳酸鈉)、尿素、治感冒藥阿司匹林等的原料。
二氧化碳在加壓和降低溫度時會變成無色透明的液體,甚至變成白色的固體。將溫度降至31.1℃以下,壓強加大到60.6×105Pa以上,二氧化碳就會變成液態,再降溫,液態就變成固態了。
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有一次幾位地質勘探隊員去勘探油礦。他們用鉆探機往地下打孔,鉆到很深很深的地方,突然噴出一大堆白色“雪花”。好奇的地質隊員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手指上立刻生出了水泡,甚至變黑。這個“雪花”就是固體二氧化碳。它在地層下受到強大的壓強,噴出時壓強突降,急劇吸熱,使周圍的溫度下降,這樣二氧化碳就由氣態變成了固態。固態的二氧化碳通常在1.01×105Pa的壓強下,在-78.5℃時升華,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什么也沒有留下,一點水也沒有,所以把它叫做“干冰”。
把一塊干冰緊緊握在手中并不感覺冷,是由于它升華產生的二氧化碳在干冰和手掌之間形成了一個隔離層,隔絕了熱的傳導。但是,如果用手捏一塊干冰,將使皮膚凍傷,出現水泡或黑斑。
在實驗室里,可仿照地下噴出“雪花”的情況制取干冰。在盛有液態二氧化碳鋼筒的出口處系上一個紙圓筒,外面再套上一個布袋。打開活塞后,紙筒里就會充滿雪花狀的固態二氧化碳了。雪花狀的固體再經壓縮就成塊狀。
干冰可用于冷凍和保藏食品。它比普通的冰具有的優越性是明顯的,溫度可以降得更低,一點水也不會留下。
194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位青年技術人員謝弗(V.J.Schaefer)首先創造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用飛機把干冰從高空上撒出來后,空氣里的水蒸氣便凝結成微小的冰晶。微小的冰晶會聚集成較大的雪花,下沉后遇到地面熱空氣而熔化,落到地面就成為雨。1947年首先在干旱的澳大利亞地區試驗成功,隨后推廣到世界各地。
干冰也可以用在開山筑路和采礦的爆破中。把干冰放在爆炸物的上面,它受到爆炸熱的作用,瞬息變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擴大了爆炸的有效面積。
干冰不僅能保藏食品,呼風造雨,開采礦山,而且還是舞臺和影幕上的置景“人員”。利用它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布置出一幕白云的仙境,讓“仙女”們從云層中走到人間。這是在隱蔽處放置一些干冰,澆上熱水,或是送來一股蒸氣。水蒸氣迅速被冷凝,變成細小的水滴分散在氣化了的二氧化碳中,就形成了霧,形似云。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讓太陽的熱輻射自由地射到地球上,但卻強烈地阻止了地球的反射。這是因為被反射的陽光波長改變了,變成了紅外線。這些紅外線輻射不能透過二氧化碳氣層。故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于地球來說,像是溫室的玻璃罩,能形成溫室效應。因此,二氧化碳對于地球起著保暖作用。有人計算,如果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完全消失了,那么地球表面的溫度將要比現在降低21℃;相反地,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倍后,平均溫度要上升4℃。
于是,一些科學家們提出了這樣的論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60年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大約增加了1/10,其中一半左右是40年代以后增加的。目前,每年由工廠、汽車、飛機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約120億噸。因此工業愈發展,被燒掉的煤和汽油愈多,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愈大。這將使地球表面的溫度愈來愈高。這樣,幾十年后,地球將要熱到使覆蓋南、北兩極的冰層熔化,使海洋水位升高,造成世界性的洪水泛濫,使人類重新回到洪荒時代。另一些科學家們認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每年確實在增加,但是氣候一變暖,海水便會吸收大氣的熱量,使海水蒸發,于是云就增加。低空的云只要增加0.6%(質量分數),平均氣溫就要下降0.5℃。還有一些科學家說,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對農作物有利,生長較快,結的果實較多,從而使二氧化碳減少。眾說紛紜,這引起了聯合國專家們的注意。1989年11月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的聯合國第四次氣候變化會議上,會議決議要求工業化國家在2008~2012年,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
二氧化碳不僅大量而廣泛地存在地球的大氣、水中和地下,更存在于宇宙,特別是在金星的大氣中。
金星是一顆最接近地球的、太陽系星的行星。每當夕陽西下、天色漸昏的時候,我們常常在西方的天空看到一顆光華奪目的明星,那就是它。或是在黎明的時刻,在東方看到一顆最后隱沒在和煦陽光里的明星,也是它。因此,它又被叫做昏星、晨星、長庚星或啟明星。
早在1761年5月26日,金星發生了凌日現象。金星恰好走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從地球上看,金星恰好通過太陽的圓面,當時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觀察到這個現象,并把它記錄了下來。他發現當金星經過太陽圓面,從一邊走到另一邊時,在接觸到的地方出現一個氣泡,他斷定金星周圍有很厚的一層空氣。蘇聯飛船“金星”7號在金星上著陸后,測量了金星大氣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占93%~97%(體積分數),其次是氮氣,占2%~3%(體積分數)。
美國宇宙飛船阿波羅15號用儀器探知,有二氧化碳從月球內部釋出。
8. 啤酒內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
啤酒中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但是不含鹽(氯化鈉)。
啤酒是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稱為“液體面包”,是一種低濃度酒精飲料。啤酒里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啤酒里加鹽后,啤酒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就從啤酒里釋放出來。
啤酒里面放鹽對身體不會有什么影響,可能會改變啤酒的味道,可以滿足追求新鮮的人對新口味的渴望。還有人說啤酒加鹽會降低醉酒的可能性。
9. 啤酒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為什么
二氧化碳
啤酒中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充入二氧化碳后,可以保證啤酒里的有機物質不被氧氣強氧化,降低氧化作用,延長了保質期,還能提高啤酒飲酒時的殺口感。
啤酒是以麥芽(包括特種麥芽)、水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包括酒花制品),經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發酵酒。
10. 啤酒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知乎
一樣的! 就是二氧化碳! 即所謂碳酸飲料! 但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量比較低,通常以加壓方式灌入.所以一開瓶就大量逸出.喝下去也給人以涼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