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生產菌種比例
1、二氧化碳:指啤酒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這些二氧化碳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它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飲后賦予一種舒適的刺激感覺,即所謂的殺口力。特別是在15℃左右飲用時,二氧化碳逐步放出,給人以清新、爽快的感覺,還能聞出啤酒特有的酒花香味。
2、泡持性:通常,啤酒倒入干凈的杯中即有泡沫升起,泡沫持久的程度即為泡持性。質量好的啤酒泡沫潔白細膩,持泡時間長、掛杯性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3、濁度:是以EBC濁度單位表示啤酒透明度的外觀指標,好啤酒的濁度很低,在0.5EBC單位以下。差的啤酒可產生失光,甚至混濁,濁度數值就高。引起酒液混濁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總數超標引起的生物性混濁,這種酒已不能飲用,另一種是由于啤酒在貯存過程中,酒的蛋白質、多酚等物質遇冷或氧化產生的混濁,冷混濁在啤酒恢復到室溫后可自行消失,這種混濁并不影響飲用,因此,建議消費者不要將酒冷藏的溫度過低,一般在10℃~15℃即可。
4、酒精度及原麥汁濃度:酒精度指酒液中酒精的百分含量,可用體積百分數或質量百分數表示。原麥汁濃度是依據酒精度及啤酒中的真正濃度按經驗公式計算出的數值,用其來表述原料麥汁的多少。我們見到的標簽標注的10°或11°等均是指酒的原麥汁濃度,它可讀為10度或11度,今年頒布的新國標則標記為10°P或11°P。原麥汁濃度與酒精度不是一回事,通常情況下,原麥汁濃度高則酒中含酒精也越多,我們常飲用的11°啤酒其酒精度在4.5%(V/V)左右。雖然啤酒中酒精含量較低,但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進酒精在人體內吸收,因此一次大量飲用也會醉酒傷身。
5、總酸:指啤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脂肪酸及其他有機酸的總量。啤酒中的酸包括揮發性及不揮發性的各種酸,如乙酸、低碳脂肪酸及乳酸等。適宜的總酸能賦予啤酒以柔和清爽的口感。如果總酸過高或酸味明顯,則是污染了雜菌的標志,這樣的酒不宜飲用。
6、雙乙酰:是在啤酒主發酵期間酵母代謝的產物,是啤酒口味不成熟的標志。如其含量超過風味閾值,會給啤酒帶來不愉快的餿飯味,酵母菌種、原料和麥汁組成、發酵條件等均影響啤酒中雙乙酰的含量。由于其風味閾值比較低,對于優質淡色啤酒而言,雙乙酰含量在0.10mg/L以下。
2. 啤酒 菌種
技術如下:
第一步原料:大麥芽1斤,水5斤,雞蛋清1—2個,酒花0.7—0.8錢,白糖1兩及酵母泥適量。
第二步加工方法:
1、麥芽汁的制取:將一斤大麥芽粉碎,加五斤水攪拌均勻放在水浴鍋中(即用熱水進行加熱),徐徐加溫至55—65℃,保持三小時左右。中間每隔半小時攪拌一次,溫度不可忽高忽低。以三小時后,每隔十分鐘取出一點麥芽汁用磺酒一滴進行檢查,若無蘭色出現,說明淀粉已轉化成麥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紗布過濾除去殘渣。殘渣可加入少量熱水浸泡,沖洗,再過濾后廢棄。將兩次過濾所得濾液混合在一起(約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補充)。為了有利于麥汁的澄清,將蛋清先用筷子打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麥汁中,另加酒花0.7—0.8錢白糖一兩。如無酒花,可用0.5兩柚皮或桂皮代替。麥汁加熱煮沸30分鐘,然后經沉淀,過濾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卻至10—12℃備用。
2、前發酵,酵母的添加與繁殖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簡單的辦法是取含有活酵母菌的桶裝生(鮮)啤酒做菌種,其用量為麥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廠的副產品一酵線泥,用量為殫汁計量的0.5%左右。在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內,先將麥汁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2.5錢)混合均勻,用已殺過菌的棒了攪拌均勻,在20—25℃的濕溫下培養12—24小時(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發時間越短),經常攪拌,等發酵旺盛后,再倒入較大的容器內,加入所有的麥汁進行發酵。
3、主發酵:在麥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時后,液面開始有魄泡沫升起,稱為起泡。經過2—3天后,泡沫起來越來越多,稱為高泡期。延續2—3天后,泡沫逐漸下降,稱為落泡。
主發酵的溫度應控制在8—12℃為宜,發酵時間約經過5—7天左右。落泡之后,口嘗發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具有麥芽的香味,飯后殺口,不應有酸味或其它怪味,這就是嫩啤酒了。
3. 啤酒釀造菌種
原料配方:
大麥芽500克,水2.5公斤,雞蛋清1~2個,酒花35~40克,白糖50克。
酵母泥若干制作方法:
1.麥芽汁的制取。將500克大麥芽粉碎,加2.5公斤水攪拌均勻,放在水浴鍋中(即用熱水進行加熱),徐徐加溫至55~65℃,保持3小時左右。中間每隔半小時攪拌一次,溫度不可忽高忽低。經3小時后,每隔10分鐘取出一點麥芽汁用碘酒一滴進行檢查,若無藍色出現,說明淀粉已轉化成麥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用紗布過濾除去殘渣,殘渣可加入少量熱水浸泡、沖洗,再過濾后扔掉。將兩次過濾所得濾液混合在一起(約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補充)。為了有利于麥汁的澄清,將蛋清先用筷子攪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麥汁中,另加酒花35到40克,白糖50克,如無酒花,可用25克柚子皮或桂皮代替。麥汁加熱煮沸30分鐘,然后經沉淀、過濾制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卻至10~12℃備用2.前發酵。
前發酵分為兩步進行:
(1)酵母的添加與繁殖。家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簡單的辦法是取含有酵母菌的桶裝生(鮮)啤酒作菌種,其用量為麥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廠的副產品-酵母泥,用量為麥汁計量的0.5%左右。在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內,先將麥汁250毫升和生啤酒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12.5)混合均勻,用已殺過菌的棒子攪拌均勻,在20~25℃的溫度下培養12~24小時(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發時間越短),經常攪拌,等發酵旺盛后,再倒入較大的溶器中,加入所有的麥汁進行發酵。
(2)主發酵。在麥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時后,液面開始有白色的泡沫升起,稱為起泡,經過2到3天后,泡沫越來越多,稱為高泡期,可延續2到3天,以后泡沫逐漸下降,稱為落泡主發酵的品溫應控制在8到12℃為宜,發酵時間約經過5~7天左右。落泡之后,口嘗發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其有麥芽的香味,飲后殺口,不應有酸味或其它怪味,這就是嫩啤酒了。此時已有60~70%的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3.后發酵。主發酵是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的,二氧化碳不易保持。為了完成殘糖的最后發酵,促進酒的成熟和酒液澄清并增加啤酒的穩定性和二氧化碳含量,需將嫩酒密封貯藏,又稱為后發酵。方法是將前發酵的嫩啤酒沉淀之后,用棉細布過濾,裝入啤酒瓶(一般瓶子經不起啤酒的壓力,故不能用)。在低溫下(0~10℃)再經過10~15天密封發酵,打開瓶蓋,倒入杯中有泡沫升起,這就是清香爽口和酒味柔和的啤酒了注意事項:在制啤酒過程中,所用工具和容器,都要經過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后使用
4. 啤酒發酵微生物菌種
可以。
em菌液當然能夠發酵糧食造酒。
只要選擇正確的em菌液就行了。
發酵不同的物品需要用不同的em菌液。
千萬不能混用,亂用。
具體做法如下:
1、將塑料桶、量筒等用具經滅菌消毒處理備用,通常是洗干凈后放太陽下晾曬幾個小,曬干表面水分,同時也起到了滅菌作用,如果是陰雨天洗好后用開水燙下再晾干也行。
2、在經過消毒好的塑料桶中放入2公斤紅糖,將18公斤干凈的水燒開后倒入桶然后加入l公斤的中,蓋上蓋子。等水溫降到35度左右時加入EM菌種一瓶(10克裝的),最后蓋緊桶蓋,高溫季節可放在陰涼處,氣溫低于20度時需要加溫,最好的方法是選擇晴天做,做好后放在太陽下曬曬兩到三天,以加速發酵速度。
3、 氣溫在25—35℃,發酵進行到第3天時,水面會出現泡沫,第8天時,泡沫慢慢消失,水面浮起一片白色的懸浮物,這時雖然發酵還沒有完全完成,但可以用于生產了;到第13天左右時,懸浮物沉入桶底,發酵結束。(氣溫15℃以下需17-19天才成,所以為了生產需求,最好放在溫度高的地方)。
氣溫28度發酵24小時情況
培育的EM菌符合以下規定方可使用:①其顏色為棕或黃褐色;( 有較濃的甜酸味或酸味;⑧用量筒取少量倒人礦泉水瓶中,擰緊瓶蓋并搖晃幾下,產生大量泡沫;④測試PH值在3.5以下。
5. 釀造啤酒的菌種是什么
1、啤酒酵母不是專門用來發酵啤酒的,啤酒酵母是發酵完啤酒以后的酵母泥,經過一系列的技術加工而成的一個粉劑,叫啤酒酵母粉。因為啤酒酵母粉是純天然的一個藥食同源的一款食品,故也可以壓成片劑做干酵母片。
2、來源不一樣:啤酒酵母的原料是釀造啤酒后副產物加工而成,屬于廢物利用,而即食酵母粉是用專門培養的天然營養型酵母加工而成。
3、工藝不一樣:啤酒酵母是把釀造啤酒后的副產物滅活、干燥、粉碎加工而成;而即使酵母粉以新型的營養型酵母菌為菌種,按照標準化、自動化的工業化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營養豐富,質量穩定。
4、干酵母是菌類,遇糖類(白糖、淀粉)可以使其發酵蓬松,出現氣孔,泡打粉是碳酸氫鈉,可以中和發酵過后有酸味的面團,以前人蒸饅頭都會在發面團里糅進一些堿水,酸堿中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饅頭蒸好既蓬松不發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啤酒酵母是給鴿子拌料的,酵母粉是發面的。
益生菌包括:乳酸菌素片、酵母片、乳酶生、食母生、啤酒酵母等。藥店和信鴿用品商店有賣的。
益生菌進入腸道后,增加有益菌的數量,重建有益菌的種群優勢,形成多種生長因子(UGF),抑制致病菌和有害菌的生長和繁殖,在腸道形成一道菌膜,保護腸道免受病菌的侵擾;分解各種有益微量元素;恢復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強鴿體免疫力!
啤酒酵母是益生菌的一種。啤酒酵母中除了含有幫助消化的酵母菌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高蛋白及鴿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電解質的高效能營養成分。是一種高純度的賽鴿專用酵母。訓放比賽期的鴿子,每周在飼料中加拌3次。
6. 啤酒的微生物菌種
酵母菌是黃酒釀造中起主要發酵作用的微生物。酵母菌的種類很多,在釀酒工業中應用的酵母菌有酒精酵母、產酯酵母、白酒酵母、葡萄酒酵母、果酒酵母、啤酒酵母、黃酒酵母等等。各種酵母菌的形態、培養條件和特性按其種類不同,各有差異。
在傳統黃酒釀造中,酵母菌主要存在于酒藥中。新工藝黃酒生產主要采用純種酵母,即從酒藥或酒醪中分離篩選獲得優良菌種,用于生產。對酒藥的研究表明,傳統黃酒發酵是多種酵母菌的混合發酵,而不是單一酵母菌作用的結果,這些酵母菌特性各有不同。酵母菌株在黃酒釀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對酒的香味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往往是一種酵母菌一種酒味。釀酒酵母主要是把可發酵性糖代謝生成乙醇,除此以外,還會代謝少量的乙酸、琥珀酸等有機酸,對酒的口味產生重要影響。
黃酒釀造中除釀酒酵母外,還存在假絲酵母、畢赤酵母、扣囊復膜酵母、漢遜德巴利酵母等,這些酵母雖然不是黃酒釀造的主要菌種,但對黃酒風味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
7. 啤酒菌落總數標準
一種啤酒同另一種的區別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原料來看,它可以有小麥,大麥。
從產地和水質來看,各地都有不同,小麥與大麥可以流通,但水質與菌落是不可移動的,這就導致了啤酒口感的不同,清爽的啤酒往往水質天然優越,但普遍的啤酒自來水就可以釀制!再后一道就是釀造師傅們的不同手藝與經驗,勾兌方法!
8. 啤酒生產菌株是
含有酒精
秋林格瓦斯含有酒精,但含量很低,在0.5%-2%之間。格瓦斯雖然名稱不叫酒但其本質上依然是低酒精度的飲料。
秋林格瓦斯是以俄式大面包、大列巴為基質,經糖化、乳酸菌、多菌株混合發酵而成。采用其傳統發酵工藝加工,為國內唯一大面包釀造的飲品。
秋林品牌從1900年開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秋林格瓦斯是以俄式大面包、大列巴為基質,經糖化、乳酸菌、多菌株混合發酵而成。采用其傳統發酵工藝加工,國內為唯一大面包釀造的飲品。營養價值豐富,常飲對健康有益。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乳酸菌、鈣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這在中國一百多年的天然飲品是與美國的可樂、保加利亞的布扎、德國的啤酒一道被公譽為“世界四大民族飲品”。
9. 啤酒用什么菌釀造
釀啤酒用的只是酵母!
而釀白酒既要用到曲霉有得用到酵母,曲霉的作用是提供淀粉糖化的酶系,酵母則是利用糖化后糖類產生酒精!
一、啤酒
釀造原料: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釀造工藝:屬于發酵酒,不需要經過蒸餾過程。
喝啤酒的好處:炎熱的天氣,喝一杯冰鎮啤酒,不僅清涼解渴,還可以開胃;適量喝啤酒可以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還可以預防癌癥;喝啤酒利尿,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新陳代謝;另外,啤酒可以助減肥也是經過科學家研究的。
缺點:有關研究證明,長期大量飲用啤酒會引起泌尿系統結石、萎縮性胃炎等疾病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的危害。胃黏膜會在大量飲用啤酒后受損,出現消化性潰瘍和胃炎。特別注意,吃海鮮不要喝啤酒、海鮮不能和含維生素高的食物一起吃。
二、白酒
釀造原料: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制作而成。
釀造工藝:蒸餾酒,在經過酒精發酵過程后需要進一步蒸餾。
喝白酒的好處:白酒中的成分很復雜,僅茅臺酒中的香味素就多達70余種,這些物質中有不少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有失眠癥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于安神助眠,并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此外,適量飲用白酒還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
缺點:由于白酒度數較高,千萬別過量飲用,否則容易造成酒精中毒,損害肝臟和腦細胞;孕婦飲酒還會危害胎兒的健康。
10. 啤酒生產菌種比例是多少
1、麥芽汁的制取:將一斤大麥芽粉碎,加五斤水攪拌均勻放在水浴鍋中(即用熱水進行加熱),徐徐加溫至55—65℃,保持三小時左右。中間每隔半小時攪拌一次,溫度不可忽高忽低。以三小時后,每隔十分鐘取出一點麥芽汁用磺酒一滴進行檢查,若無蘭色出現,說明淀粉已轉化成麥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紗布過濾除去殘渣。殘渣可加入少量熱水浸泡,沖洗,再過濾后廢棄。將兩次過濾所得濾液混合在一起(約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補充)。為了有利于麥汁的澄清,將蛋清先用筷子打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麥汁中,另加酒花0.7—0.8錢白糖一兩。如無酒花,可用0.5兩柚皮或桂皮代替。麥汁加熱煮沸30分鐘,然后經沉淀,過濾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卻至10—12℃備用。 2、前發酵,酵母的添加與繁殖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簡單的辦法是取含有活酵母菌的桶裝生(鮮)啤酒做菌種,其用量為麥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廠的副產品一酵線泥,用量為殫汁計量的0.5%左右。在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內,先將麥汁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2.5錢)混合均勻,用已殺過菌的棒了攪拌均勻,在20—25℃的濕溫下培養12—24小時(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發時間越短),經常攪拌,等發酵旺盛后,再倒入較大的容器內,加入所有的麥汁進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