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精釀啤酒未來趨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精釀啤酒持續火爆,該行業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 2、今年精釀市場怎么樣?優布勞精釀好嗎?
- 3、突然間,精釀啤酒酒流行起來了,為什么
- 4、精釀啤酒是不是下一個創業風口,前景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 5、移動精釀啤酒車發展前景
精釀啤酒持續火爆,該行業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我覺得精釀啤酒行業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市面上的消費者對于精釀啤酒的需求在進一步減弱。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非常喜歡所謂的精釀啤酒,但在二線城市以下的地方,因為精釀啤酒的價格一般比較昂貴,所以很多消費者并不會選擇優先購買精釀啤酒,精釀啤酒可能僅僅只會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有相應的發展空間,這個行業也會隨著居民的消費能力降低而相對萎靡。
精釀啤酒的行情持續火爆。
在眾多精釀啤酒品牌的炒作之下,我們可以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看到很多精釀啤酒的小酒館。雖然這些小酒館的規模只有便利店大小,但來小酒館喝酒的消費者非常多,有些精釀啤酒的門店的生意也非常火爆。有人預測精釀啤酒行業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行業風口,但事實上,因為精釀啤酒本身就屬于消費領域的一個分支,這個小的分支不可能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
精釀啤酒行業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因為精釀啤酒的市場主要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除了這些地方之外,其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不會去主動消費精釀啤酒。特別是當居民的收入能力進一步降低的時候,如果選擇喝啤酒的話,更多的消費者可能會傾向于優先購買物美價廉的瓶裝啤酒,而不會選擇購買精釀啤酒。
由我個人來看,精釀啤酒只不過是短期內的資本炒作的結果而已,特別是對于那些通過開連鎖來發展精釀啤酒品牌的門店來說,這些門店所占的費用只不過是加盟費和品牌宣傳費而已,精釀啤酒在相關品牌的利潤占額其實非常少。
今年精釀市場怎么樣?優布勞精釀好嗎?
近年來中國啤酒消費持續下滑,而中高端啤酒消費則增長明顯。隨著國內居民收入增長及消費觀念轉變,啤酒消費差異化發展趨勢明顯。2019年中國精釀啤酒消費量為87.3萬千升,約占啤酒消費量的2.4%。
精釀啤酒定位中高端
精釀啤酒的定義最初來自于美國,相對于工業啤酒,精釀啤酒主要采用艾爾工藝,上層發酵,可在原料基礎上添加蘋果等多種材料,口味多樣化,在新鮮度和口味上更勝一籌,成為高端啤酒市場的代表產品。
美國的絕大多數啤酒廠為精釀啤酒廠。根據美國釀酒協會(Brewersassociation)數據,截至2018年底,美國共有7450家啤酒廠,其中精釀酒廠數量為7346家,占比為98.6%。2018年美國精釀啤酒銷量同比增長4%,占啤酒銷量的13.2%。
中國精釀啤酒起步較晚,但發展潛力大。近年來各大廠家紛紛布局精釀啤酒市場,包括拳擊貓、珠江啤酒、青島啤酒等企業。
相對對比普通啤酒,精釀啤酒的價格明顯較高,國產精釀啤酒定位普遍在7元/瓶以上,產品定位為中高端。
國內啤酒消費結構分化,為精釀啤酒市場提供支撐
近年來中國啤酒產量持續下滑,而中高端啤酒消費則持續增長。隨著國內居民收入增長及消費觀念轉變,產品消費差異化程度拉大。
根據歐睿分類,將標準瓶(500毫升)價格7元以下、7元~14元、14元以上分別定義為低端、中高端、高端啤酒。
根據歐睿數據,中國中高端啤酒消費占比持續提升。2012年中國中高端啤酒銷售占比啤酒比例為為38%,到2018年,該比例上升至54%,年復合增長率為6.03%。
通過京東和天貓在售精釀啤酒占啤酒的比例粗略測算,2019年,中國精釀啤酒的消費量占比啤酒的比例約為2.4%。
2019年1-11月,中國啤酒產量為3524.7萬千升,同比下降3.5%。2019年全年啤酒產量預測為3679萬千升左右。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2-2018年,中國啤酒進口量整體呈增長趨勢,2019年有所下滑。出口量則整體保持增長趨勢。
通過計算,2018年中國啤酒表觀消費量為(產量+進口-出口)3855.78萬千升,2019年預測為3684.91萬千升左右。
通過中國啤酒消費量、中高端啤酒消費增速及精釀啤酒消費量占啤酒消費量比例測算,2018年,中國精釀啤酒消費量在82.9萬千升左右,精釀啤酒消費占啤酒消費量的比例為2.1%,2019年中國精釀啤酒消費量為87.3萬千升,約占啤酒消費量的2.4%。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啤酒行業品牌競爭與消費需求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突然間,精釀啤酒酒流行起來了,為什么
精釀啤酒進入我國之后,在近兩年的時間突然間火了起來。各種經營精釀啤酒的店面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出現,對啤酒市場有一定的沖擊。那么釀酒熊精釀就給大家解答一下為什么精釀啤酒會如此火了起來?
資料顯示,國內啤酒的生產,在過去的30年里,一直追求淡爽化,麥汁濃度從12%降到7%,酒精度從4.5%降到3%,啤酒的品牌無論包裝形式怎樣變化,啤酒的價格高或者低,啤酒的口感風格基本一樣,喝到嘴里都是一個味兒。
精釀啤酒的品種多樣化,口感更是各具特色,不管是香氣襲人的小麥啤、厚重的黑啤、琥珀啤酒,還是適合女孩子喝的水果啤酒,都是吸引大家喜愛精釀啤酒點。由于精釀啤酒是現場精釀、現場消費,不經過濾、不需殺菌處理,所以口味更純正、更新鮮、營養更豐富。
再者精釀啤酒文化倡導的理念是綠色、休閑、健康,而這些也正與餐飲的休閑文化不謀而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的要求也對應的發生了變化。尤其是70/80/90后,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所以能很快的接受精釀啤酒;還有一點是因為,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人們很想找個悠閑地環境放松下來,而精釀啤酒的休閑文化正是讓快節奏生活放松下來最好的調味劑,所以也是人們喜歡精釀啤酒的原因。
精釀啤酒是不是下一個創業風口,前景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精釀從來都不是一個風口,作為一名精釀自媒體,我也從來不想精酸變成一個所謂的風口。簡單從3個方面聊聊吧:
一、圈錢的市場
之前有個山東的酒廠,托我給他打打廣告,我從來都是產品說話,產品足夠優秀的話,我不吝嗇通過自己微薄的影響力幫他做起來。很快酒到了,先看名字,起了一個亂七八糟的洋名,還把自己定義成IPA,想著IPA就IPA吧,說不定酒好喝呢。開瓶之后,一股很奇怪的厚重的酒精味兒撲鼻而來:“這tm是IPA?"果不其然,喝起來非常奇怪,別說IPA該有的酒花、相橘味兒了,連朝日這種工業啤酒都不如。
后來我就跟他說,你這個酒我就當自己買來喝了,你也別給我錢了,好好做酒吧。后來發現,這樣的人不是少數,老板之前也是做餐飲的,看到精釀賺錢就一股腦扎進來,結果啥都不懂,做的酒垃圾的要命。這就是所謂風口的代價:越來越多的外行涌入市場,不僅做不出好的產品,還把整個環境搞得一團亂麻,讓更多的普通人開始厭惡精釀,厭惡這個市場。我本想做大做強,沒想到越做越爛。
二、這行真不賺錢
很多人以為精釀很賺錢,其實真不賺錢。就現在的環境,消費者手上都沒錢了,價格敏感度都很高,所以你的價格不能做的太高。另外像病毒、俄烏等外部環境影響,原材料的成本也水漲船高,再加上如果你是做線下的,各種封控、房租、人員流動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成本,你能承受得了嗎?
三、排他性太弱
現在市面上的低度酒太多了,精釀本身是屬于啤酒下的一個分支,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低度酒,比如果酒、梅酒、蘇打酒、起泡酒等等,你拿什么和他們竟爭,競爭不過的。你知道現在做果酒的老板,他們其中的許多人,以前都是做什么出生的嗎,人家專門做品牌營銷的,從營銷從產品包裝設計從運營思維從用戶心理分析,你拿什么和別人打。
四、先從酒館說起
酒館和士多或馬路小店是最多人喜歡開的,個個都認為這種店門檻低,開起來沒壓力,還給某音某手天天洗腦,說什么能月入10萬。想什么呢?你投資一家小店總共才10多萬,分分鐘還是七拼八湊朋友和親戚的。如果能月入10萬別人還做個毛短視頻呀,叫上所有親人一直開酒館了。
酒館的正常收入是:標準投資一家店20萬左右,生意好的我們最快是4個月回本,但正常的回本周期是10個月或1年。有些運營不好的要1.5年,不要說能有多賺錢。酒館有個很神奇的地方,只要能過1年,就能輕松活到2年,能活到3年的也能堅持到4年,超過5年的話基本上是玩成個人IP,開不開酒館也有一群人跟著喝。
又有人反對了,那些網紅店天天曬能日過幾萬營業額,那你找身邊的網紅店看看,這種店要看背后一個月推廣費人家用多少錢,當然能日入幾萬,表面數據不好,那里能發展這么快,你找一下身邊有多少網紅店堅持超過2年不倒閉的,大機率都是倒閉或換招牌了吧。酒館經營得好,是一個可以穩定賺錢的生意,但絕不是一個可以賺快錢或一月爆富的生意。
五、再說很多人喜歡的自釀店。
投資一家店,里面全是各種釀酒設備,從原料到打出來自己釀的那杯酒瞬間,內心的滿足感,真的比初戀還甜,也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事,夠酷,夠型。現實中呢,投資這樣的一家自釀店,設備的花費就占整個店投資的4成以上,從原料到出品,全程投放和原料包,都是設備方一比一搞好的,和你有個毛關系,你只是夠時間了投放進去而已,你還真想成為釀酒師,設備來來去去就那幾個口味。你還想自己開發新的產品?對不起,只能你自己購買各種原料自己搞吧。現在有些設備是電腦控制的,還不支持你DIY配方,最后你還得聽聽話從原料商那按方配藥。
就算你自己成功了,可以很熟練釀一款酒出來,那你如何保證每一批的口味是一樣呢,目前國內種植酒花根本沒有多少,都是進口的為主,而進口好的酒花大多都給全球那幾個大的酒廠提前全收購在手上了,要呀,可以,高價。上面的部分只是酒成品出來部分,接下來還要回到開酒館的運營上,產品在手,不成交就只能自己喝完。
各種學習:專業知識,運營管理,會員管理,推廣營銷等等,在還時不時要幫機器管理和維護。所以,自己不是對精釀愛到發狂,或已經在家用各種水桶玩過成品的,都不建議進入。自己釀造的成本也很低。隨著精釀啤酒技術的成熟,釀造也越來越簡單。我只能說,酸酒會越來越簡單,但成本即一點都不低。
以上的問題都是要開一家精釀店很基礎的問題,在如今的經濟形勢和社會壓力下,不能再讓很多小白腦子一熱就創業了,我從事過青旅和咖啡店相關行業,也創過業,看到過一些有想法的朋友說干就干然后賠個精光的,其中不乏一些資本雄厚或者學歷賊高的。好的產品是需要真正的了解然后堅持地付出才有希望的,真正能深入進去、還可以堅持下來,能正確的判斷風險,那就可以去做!其實不光是精釀,很多行業都是這樣。而且對于類似精釀這種技術型,小眾型,行業,如果僅僅是當作生意沒有熱愛的話,未來會遇到的困難也是很多的。這些行業很適合一些一面是詩人一面是商人的人做。
如果您不是精釀啤酒的愛好者,而只是投資者,不建議入行;如果是愛好者,憑著一腔熱血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順便養活自己,也不建議入行。精釀啤酒行業面臨的問題是潛在消費者群體薄弱,需要從業者在做生意的同時大力推廣啤酒文化,培養顧客群體,難度可想而知。精釀啤酒受限于成本、進口價格等原因導致的價格相對高昂,排除了收入較低消費者層次。也就是說,消費精釀啤酒的人群 定是有一定收入基礎同時是對生活、品味有自己的審美和追求的人,在一座城市里,這樣的人一定占總數的少數甚至是極少數。
移動精釀啤酒車發展前景
精啤酒的創業項目成本低、利潤高、可以快速回本賺錢。
在市場的大環境上工業啤酒慢慢的呈現飽和的趨勢,中國的精釀啤酒市場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中國啤酒消費市場開始呈現高端化的發展趨勢,精釀啤酒增長顯著,有望在未來取得矚目的市場表現。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啤酒市場洗牌的格局已定,各大廠商的地位較為確定,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和人們個性化的需求不斷的提高,中國精釀啤酒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所以移動精釀啤酒車發展前景是很不錯的。
關于《精釀啤酒未來趨勢》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