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以麥牙、大米、酒花、啤酒酵母和釀造水為原料,它的主要特點是酒精含量低,含有較為豐富的糖類、維生素、氨基酸、鉀、鈣、鎂等營養成分,適量飲用,對身體健康有一定好處。 啤酒具有較高的水含量,可以解渴;同時,啤酒中的有機酸具有清新、提神的作用。一方面可減少過度興奮和緊張情緒,并能促進肌肉松弛;另一方面,能剌激神經,促進消化;除此之外,啤酒中低含量的鈉、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腦血液的供給,擴張冠狀動脈,并通過提供的血液對腎臟的剌激而加快人體的代謝活動。而且,啤酒還有“防病”功能,據美國加州醫療中心的試驗表明:適度飲啤酒的人比禁酒者和酒狂可減少心臟病、潰瘍病的機率,而且可防止得高血壓和其他疾病。 但因為啤酒的酒精含量雖然不高,一旦過量,酒精絕對量增加,就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并直接損害肝臟組織,增加腎臟的負擔,心肌功能也會減弱。長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亂等。 研究證實,過量飲用啤酒,不但起不到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效果,相反還促進了動脈血管硬化、心臟病和脂肪肝等病的發生、發展。大量飲用啤酒,使胃粘膜受損,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上腹不適、食欲不振、腹脹、噯氣和反酸等癥狀。許多人夏天喜歡喝冰鎮啤酒,導致胃腸道溫度下降,毛細血管收縮,使消化功能下降。由于啤酒營養豐富、產熱量大,所含營養成分大部分能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致使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病人常伴有血脂、血壓升高。 有關資料還表明,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患者,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這是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它們相互作用,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不但促進膽腎結石形成,而且可誘發痛風癥。剛才講到,適量飲啤酒可以防病,但物極必反,如果飲用過量,會降低人體反應能力。澳大利亞專家調查發現,每天飲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腸癌。 以下幾類不宜飲啤酒的人群:消化道疾病患者,比如患有胃炎、胃潰瘍、結腸炎的病人;肝臟病患者,有急慢性肝病的人,其肝臟功能不健全,就不能及時發揮其解毒等功能,容易發生酒精中毒,而且酒精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孕婦也不宜喝啤酒。熊教授還特別提到,有些人對酒精過敏,一喝啤酒就會出現過敏性皮疹,這類人慎喝。此外,嬰幼兒、老年人、體弱者和一些虛寒病人也不宜飲用啤酒。 必須注意以下九點: 1.飲用啤酒不宜過量;2.消化系統患者不宜飲用啤酒;3.不宜以啤酒送服藥品;4.不宜同時吃腌熏食品;5.不宜與烈性酒同飲;6.大汗之后不宜飲用啤酒;7.不宜用熱水瓶貯存散裝啤酒;8.不宜飲用超期久存的啤酒;9.不宜飲用冷凍啤酒。
沒有什么好處. 參考一下別人的 答案... 近來,我國一些地方相繼出現了喝尿的“熱潮”。一些人認為尿能治病防病、強身健體,而把它尊奉為“加籠湯”、“自釀啤酒”,天天喝,更有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心得體會,來宣揚喝尿的種種訣竅和神奇功效。喝尿究竟有沒有好處?人尿究竟有沒有治病強身的作用?同濟醫科大學專家指出:人尿本是代謝物,以喝尿來治病強身沒有科學依據。 據專家介紹,西歐一些國家,在80年代曾有過喝尿治病的報道。最近,在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也刮起了喝尿風,并且很快就有大陸上部分人的效仿。雖然我國民間有用童子尿作藥引治療跌打損傷的做法,但古今中外正規的醫學文獻中卻難見尿可作為藥或保健品的記載。 分析尿的成分,其中90%以上是水分,而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尿激酶等物質含量極低。飲尿實際上是在循環反復地飲用人體自身的廢棄物,只會給自己的肝臟、腸胃及血液循環增加負擔。同時,尿源若來于病人,尿中就必然含有有毒物質,甚至是病原體,喝這樣的尿不僅對治病無助,還可能加重病情。 專家提醒說,人尿即使真可作為藥用,那也應按國家的有關規定,通過臨床前期動物藥理實驗(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一般藥理、藥效學實驗等)、臨床實驗(包括人體對藥物的耐受性、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和有關部門的評審后方可確認。同樣,尿若要成為保健品,也得通過相關的實驗和審批程序。因此,喝尿這種帶有盲目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