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啤酒需求日益提升
國內啤酒市場不再局限于低端市場,消費者對于中高端產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對此,超級波克集團首席執行官傅勵拿表示,在此情況下,無論是進口啤酒還是本土啤酒,都必然要面對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也要求啤酒企業需更清晰自身定位。而中國市場的廣闊也讓不同區域的啤酒消費口味與習慣存在差異,因此分省逐個進行市場耕耘,要比廣泛撒網的方式更具價值。
中國啤酒進口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e58685e5aeb《啤酒行業品牌競爭與消費需求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5月,我國啤酒進口數量為299451千升,同比增長21.1%。2013-2017年我國啤酒進口量呈持續增長趨勢,在2013年為最低值182297千升,同比增長65.6%;2017年為最高值達716196千升,同比增長10.8%。
進口金額方面,2018年1-5月,我國啤酒進口金額為329.1百萬美元,同比增長30.2%。2013-2017年我國啤酒進口金額在2013年最低為231.7百萬美元,同比增長60.6%;2017年為最高值達750.4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2.7%。
高端化隱現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品質要求的提升,擁有眾多中高端啤酒品牌的進口啤酒企業嗅到了新的機遇。這種消費習慣的變化,正是十年來中國市場啤酒文化發展的具體體現。此前中國啤酒市場絕大部分都是面向普通大眾的,缺乏中高端產品,這是市場需求的表現,因為彼時消費者并不講究啤酒產品的質感,啤酒生產廠家對于更高品質也沒有太多要求。
更重要的是,中國啤酒市場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即消費者在選擇同樣優秀的啤酒產品時,正嘗試區分這些產品之間的不同,正追求理解不同啤酒之間的特點,以更知性的心態來對待啤酒,選擇啤酒。
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凸顯
市場的成熟意味著群雄混戰的局面在不斷被打破,目前中國啤酒市場正不斷向品牌集中的方向發展,大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盡管進口啤酒保持著較好的增速,但在中國市場的占比依然未占據主流,同時不同進口品牌之間的競爭所帶來的壓力也日益凸顯。
事實上進口啤酒要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其他進口啤酒,本地啤酒帶來的競爭更為顯著。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啤酒企業一定要清楚自身定位。以超級波克啤酒為例,將目標客群定位在25-35歲之間的中青年消費者,這一群體具有龐大的消費空間以及良好的新產品接受度,能夠容納足夠多的競爭對手。
啤酒市場因地制宜發展
中國啤酒市場是廣闊的,不同的地域,啤酒消費的口味和習慣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從品牌長遠發展來看,針對不同區域的消費習慣制定有針對性的舉措比較合理,也正是如此,逐省耕耘要比廣撒網的方式有價值得多。
事實上某一個省份或者說某一個區域不單純是對產品的需求不同,在營銷、業務操作方法等具體內容上也有著很細膩的區分。一些省份聽裝啤酒比較流行,而有一些區域瓶裝啤酒則更受歡迎,我們要做的是對每一個地區的消費習慣都有個全盤了解。在一個比較小的區域獲得認可且做得深入,較面對一個很大的市場而被評價為不怎么樣,更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