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區別
施羅德拉格啤酒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都是以艾爾工藝發酵而成,以此區別于工業啤酒常用的拉格工藝。所謂艾爾與拉格之分,指的都是啤酒的發酵方式。
用的是上層發酵,酵母浮在發酵溫度高的麥芽汁上面,最大程度保留啤酒花的香味。用的是下層發酵,酵母沉在麥芽汁下面,發酵溫度較低,這種發酵方式更容易工業化生產。至于最常見到的“皮爾森”啤酒,從工藝上來說,也屬于拉格啤酒。
2. 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哪個好
3小時左右,
啤酒,無論是聽裝還是瓶裝,都不能長時間放到冷凍柜內(短時間可以),否則有爆炸風險,但如果是放到0度以上的保鮮柜內,沒有任何問題。至于上層還是下層,那要看您的冰箱下層是不是冷凍柜了,如果是冷凍柜,那肯定是不能放到冰箱下層的,否則會爆炸。
如果你的冰箱溫度在零下幾度的話,瓶子就可能會冰碎,因為啤酒的冰點就在零度左右(具體多少我不太清楚),當啤酒的溫度達到它的冰點時,啤酒就會結成固態,又因為固態的啤酒的密度是大于液態的啤酒,當啤酒由原狀態變為固態時,體積就會膨脹,從而脹破啤酒瓶。
3. 啤酒的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的區別
酒標上看不出。
要想分辨啤酒是上面酵母發酵的,還是下面酵母發酵的,有以下幾點:
上面酵母發酵,一般都是小麥啤酒,配料里有小麥芽一項。但不一定有小麥芽的就是上面酵母上發酵。
上面酵母發酵的啤酒,有特殊的脂香味,也就是水果的清香味,很好聞。
最直接的辦法是去啤酒的生產地看看,這樣是最能分辨什么酵母的。
國產很少有瓶裝的上面酵母發酵啤酒。就是有,也不會太大量,生產過程不成熟。工藝條件復雜。自釀啤酒有上面酵母發酵的。一般看起來很渾濁。因為,上面酵母不愛沉降。
4. 精釀啤酒上層發酵與下層發酵有什么區別
1.顏色區別:白啤酒使用兩種不同酵母進行二次發酵,發酵過程中加入了諸如酯香類物質,最終成品未過濾,含有大量蛋白質和酵母(已殺滅),外觀渾濁呈白色乳濁狀態。黃啤酒呈淡黃色、和諧豐滿泡沫潔白,細膩掛杯。
2.釀造區別:白啤酒用大麥芽(60-70%)和小麥芽(25-40%),有時加入5%燕麥,經上面啤酒酵母和乳酸菌發酵而成。黃啤酒用短麥芽作原料,酒花香氣突出,口味清爽。
3.特點區別:白啤酒含有少量酒精,酒體濃厚,色微白,味微酸,爽口,營養豐富。黃啤酒有酒花和酵母芳香,口味清爽,入口綿潤,不易上頭,給人再飲的欲望,是傳統啤酒中頂級原漿啤酒產品。
5. 底層發酵與上層發酵 啤酒
啤酒并沒有迅速蒸發,而是像水銀一樣“懸浮”在鍋底,流動非常迅速。
這種現象就叫做“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其原理就是:液體不會潤濕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由于底層的啤酒迅速氣化,將上層的啤酒拱離熾熱的鍋底,所以啤酒并沒有產生沸騰的現象。而正因為上層的啤酒坐上了“氣墊船”,才能夠像水銀一樣迅速的移動。
6. 啤酒頂部發酵和底部發酵的區別
啤酒的種類很多,而且根據不同標準可劃分成眾多類型,那啤酒按工藝分為哪三類呢?根據釀造工藝,啤酒可劃分為最常見的拉格lager、艾爾ale以及少見的拉比克Lambic,由于拉比克工藝僅在比利時少量存在,所以通常被認為只有拉格和艾爾,但實際拉比克是最獨特、釀造難度也是最高的。
啤酒根據工藝劃分
1、拉格啤酒lager
拉格啤酒是如今最常見的啤酒種類,其發酵溫度為5-10度的低溫,發酵時酵母在液體下面工作,亦被稱為“下發酵”,釀造周期比較短,是在工業化之后才出現的釀造工藝,釀出來的啤酒風味比較單調,但口感比較清爽,有明顯的苦味,其中以淡色拉格為主,國內啤酒基本都是這種工藝釀造的。
2、艾爾啤酒ale
艾爾啤酒也就是如今常說的精釀啤酒,目前受歡迎度越來越高,雖然在國內近些年才興起,但在世界范圍,艾爾工藝才是最傳統的,其發酵溫度在10-20度,發酵時酵母在液體上面工作,亦被稱為“上發酵”,釀造周期比較長,在國外這種釀造工藝一直都存在,釀造出來的啤酒口感醇厚、風味多樣,因此類型也是最多的。
3、拉比克啤酒lambic
拉比克啤酒屬于自然酸釀啤酒,發酵溫度為10-16℃,利用空氣中漂浮的野生酵母發酵,在發酵之前會采用開放式的鑄鐵鍋爐煮汁,釀成啤酒后還會儲存在橡木桶中3年才裝瓶,通常拉比克啤酒采用軟木塞封口,保存得當可以存放20年以上,具有極強的陳年能力,絲毫不輸葡萄酒。
不過拉比克啤酒極為少見,目前主要集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以西、Lambeek與Wolverten之間的小鎮,在拉比克啤酒中,還細分為香檳啤酒Gueuze、水果啤酒Kriek、以及法老啤酒Faro,口感風味各不相同,現在你知道啤酒按工藝分為哪三類了吧,平常喝的主要是拉格和艾爾,不妨來點拉比克啤酒嘗嘗。
7. 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區別大嗎
市面上的工業拉格(下層發酵)發酵時間都只有3-7天;比較劣質的艾爾發酵時間也在7-15天;精釀艾爾(上層發酵)發酵時間在20-60天不等,不過國內,包括進口到國內的,都極少超過30天的。除了上下層發酵的區別以外,可以看到這個發酵周期也是相對的,會受到發酵工藝和發酵溫度等人為催發的因素影響,釀酒發酵到底要多長時間,要根據實際而定,換句話說就是要學會如果判斷發酵液是否發酵徹底。原料在發酵過程中的物理變化從開始到結束有4個階段,即發酵開始、發家旺盛、發酵衰退、發酵完畢,每個發酵階段的物理變化都不同。生料釀酒發酵徹底后的表現:眼看:液面原料沉入缸底,料液處于靜止狀態,并由濁變清。聽:發酵好的醪糟處理靜止狀態,是無聲的。聞:聞起來香味柔,辛辣、沖鼻、熏眼減弱。嘗:酸而不甜有酒香味、手抓起來有空洞感,米完全糜爛。測量品溫:與室溫基本相同。
8. 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區別在哪
頂部和底部可以被簡單理解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啤酒:艾爾和拉格(原始概念)
艾爾是頂部發酵,對環境溫度要求在20-24度,長期以來是手工釀酒的傳統方法。這種發酵方式風味會更加多樣,但相對不那么穩定。在制冷技術發展起來之后迅速被拉格取代,但隨著無菌技術的普及近年來又煥發第二春。
而拉格是采取底部發酵,發酵過程中酵母沉在桶底。發酵要求溫度在16度以下(個人感受),這種發酵方式不易污染且容易控制,被工業啤酒廠采用較多,并且幾乎統治了低價啤酒市場。
9. 啤酒底層發酵好還是頂層發酵好
啤酒發酵為厭氧型生物發酵,發酵周期長、隨機干擾多、控制難度大,技術要求高。中控可以實現包括酵母擴培、麥汁沖氧、酵母添加、酵母回收、發酵罐、硅藻土過濾、啤酒修飾、清酒、CIP以及脫氧水制備、集中取樣等整個發酵過程的全自動控制。中控研發的過濾槽人工智能模糊控制軟件包,可根據糟層差壓或平衡柱液位控制麥汁過濾,保證過濾槽在最短時間內被有效地優化至預定目標,實現快速高效過濾的自動控制。
10. 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區別是什么
好喝。皮爾森啤酒是一種貯藏啤酒,色淺,酒體偏淡、味干(不甜),具典型的酒花香味和苦味。皮爾森正是拉格啤酒的一個分支,它屬于淡色拉格啤酒。
皮爾森是采用下層發酵法、淺色麥芽和苦味較重的啤酒花釀造而成,酒精度一般不高。事實上,皮爾森的名字來自捷克的皮爾森城市名。在過去,絕大多數的捷克啤酒都是采用較原始的上層發酵法,因而啤酒顏色暗淡且渾濁,口感也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