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原材料分
根據釀酒用的原材料不同,可以劃分為三類:
1.糧食酒:就是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生產的酒。例如高梁酒、糯米酒、包谷酒等;
2.果酒:就是用果類為原料生產的酒,如葡萄酒、蘋果酒、桔子酒、梨子酒、香檳酒等;
3.代糧酒:就是用糧食和果類以外的原料,比如野生植物淀粉原料或含糖原料生產的酒,習慣稱為代糧酒,或者叫代用品酒。例如,用青杠子、薯干、木薯、芭蕉芋、糖蜜等為原料生產的酒均為代糧酒。
二、按生產工藝分
目前,按照生產工藝的特征來分,可以分為三大類:
1.蒸餾酒、這就是在生產工藝中,必須經過蒸餾過程才取得最終產品的酒。如我國的白酒,外國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阿拉克酒等;
2.發酵酒、又稱為非蒸餾酒,在生產過程中不經過蒸餾燕便形成了最終產品。如黃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
3.配制酒(又稱再制酒)、顧名思義,配制酒就是用蒸餾酒或發酵酒為酒基,再人工配入甜味輔料、香料、色素、或浸泡藥材、果皮、果實、動植物等而形成的最終產品的酒,如果露酒、香檳酒、汽酒及藥酒、滋補酒等。
三、按發酵特征分
按發酵特征來分類,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可分為三種;
1.液態法白酒、即采用酒精工藝來生產的白酒,產品均是普通白酒。
2.半液態法白酒、主要有兩廣一帶的米燒酒和黃酒。
3.固態法白酒、系采用我國傳統固態法發酵工藝釀制的大曲酒、小曲酒均在此列。
四、按酒精含量的多少分
按酒精含量的多少來劃分,習慣將酒分為高度酒(即國外又稱烈性酒)、中度酒和低度酒三種。
(1)高度酒。高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40度以上的酒,如白蘭地、朗姆酒、茅臺酒、五糧液等。
(2)中度酒。中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20~40度之間的酒,如孔府家酒、五加皮等。
(3)低度酒。低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20度以下的酒,如黃酒、葡萄酒、日本清酒等。
如對高度酒和低度酒又可進一步劃分:
1.高度酒可分為高度白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稱中度白酒,40~50°)、低度白酒(40°以下)。
2.低度酒的區分,由于酒種門類多,酒種間的酒度相差很大,還沒有人研究劃分法。但是,啤酒自1980年以來,國外已有效明確的區分方法。一般的啤酒其酒精含量在3.5~5%之間,故國外把含酒精2.5~3.5%的稱稍為淡啤酒,1~2.5%含量的稱為低醇啤酒,1%以下的酒精含量則稱為無醇啤酒。
五、按商品的特性分
酒按商品的特性可分為:白酒、黃酒、果酒、啤酒和藥酒五類。
(1)白酒。白酒是以谷物為原料的蒸餾酒,因酒度較高而又被稱為“燒酒”。其特點是無色透明、質地純凈、醇香濃郁、味感豐富。
(2)黃酒。黃酒是中國生產的傳統酒類,是以糯米、大米(一般是粳米)、黍米等為原料的釀造酒,因其酒液顏色黃亮而得名。其特點是醇厚幽香,味感諧和,越陳越香,營養豐富。
(3)果酒。果酒是以水果、果汁等為原料的釀造酒,大都以果實名稱命名,如葡萄酒、山楂酒、蘋果酒、荔枝酒等。其特點是色澤嬌艷,果香濃郁,酒香醇美,營養豐富。
(4)藥酒。藥酒是以成品酒(以白酒居多)為原料加入各種中草藥材浸泡而成的一種配制酒。藥酒是一種具有較高滋補、營養和藥用價值的酒精飲料。
(5)啤酒。啤酒是以大麥、啤酒花等為原料的釀造酒。其特點是具有顯著的麥芽和酒花清香,味道純正爽口營養價值較高,促進食欲,幫助消化。
這五類酒中,根據酒的顏色又可分為有色灑和無色酒。黃酒、果酒、啤酒、藥酒和配制酒屬于有色酒,白酒屬于無色酒。一般,有色酒的酒度比較低,無色酒的酒度要高些。
在有色酒中,從口味上根據甜淡的程度可分為甜型、半甜型、干型和半干型。
甜的叫甜型或半甜型;不甜的叫干型或半干型。“干”從英文Dry引出。
以葡萄酒為例,“干”型酒含糖帖0.5%以下,口感不甜;“半干”型,含糖0.5―1.2%,口感極微弱的甜味;“半甜”型,含糖1.2―5%,口感較甜;“甜”型,含糖5%以上,口感味甜。我國的黃酒,也借用西方對葡萄酒的劃分法分類。啤酒是有色酒,按色澤的深淺又可分為黃啤、黑啤、白啤(小麥制造)三大類。
無色酒如茅臺酒、董酒、西風酒等因無色透明,通常稱為白酒。其實,白酒井非白色的酒。無色酒根據酒精含量可分為低度酒、中度酒、高度酒。酒精容量的百分比稱為酒的度數,每含1%稱為一度。一般,40度以下的稱為低度白酒,含40~50度的稱為中度白酒(亦稱降度酒),50度以上的稱為高度白酒。
在白酒中,又有不同的分類法:
按生產工藝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即液態法白酒、半液態法白酒、固態法白酒。
在固態法白酒中,又可按使用酒曲塊大小,劃分為四類:即大曲酒、小曲酒、大小曲混用酒及麩曲酒。
大曲酒是指用大曲釀的酒,如窖酒、雙溝大曲、貴陽大曲、洋河大曲等等。
小曲酒多以大米、小麥為原料制成的曲釀的酒,在制曲中往往要加―些藥材,所以也叫作“藥曲”或“酒藥”。釀酒中小曲用量少,只有原料的百分之一、二。麩曲酒是以麩皮為原料做的曲釀的酒。
按酒的香型可劃分為五種
1.醬香型酒、所謂醬香,就是有一股類似豆類發酵時發出的―種醬香味。這種酒的特征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豐富醇厚,回味悠長,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茅臺酒就屬此類酒的典型代表,且具有隔夜留吞、飲后空杯香猶存的特點。
2.濃香型酒、例如瀘州特曲,五糧液酒屬此類之代表,它們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凈余長。它以己酸乙酯為主體香。很受消費者喜愛,這種香型酒在市面上較多,貴陽大曲、習水大曲,鴨溪窖酒等都屬于濃香型白酒。江蘇地方的三溝一河也都是這種酒。
3.清香型酒、這種香型的酒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兩者的結合為主體香。它的主要特征是:清香醇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和,余味爽凈,甘潤爽口,具有傳統的老白干風格。山西杏花村汾酒是這類香型的代表。其它如寶豐酒,特制黃鶴樓酒也是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酒、如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廣東長樂燒等屬于此類白酒,以清,甜、爽、凈見長,其主要特征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冽,回味怡暢。如果聞香的話,有點象黃酒釀與乳酸乙酯混和組成的蜜香。
5.其它香型酒、不屬以上四種香型而又沒有給定香型名字的白酒,暫時統統劃為其它香型白酒.如董酒(藥香型)、平壩窖酒、勻酒、朱昌窖酒以及白云邊、白沙液等許多好酒都屬于其他香型,他們都有各自的特殊香味和特殊風格。
六、按配餐方式分:
外國酒通常以配餐方式對酒進行分類。
(1)開胃酒。開胃酒是以成品酒或食用酒精為原料加入香料等浸泡而成的一種配制酒,如味美思、比特酒、茴香酒等。
(2)佐餐酒。佐餐酒主要是指葡萄酒,因西方人就餐時一般只喝葡萄酒而不喝其他酒類(不像中國人可以用任何酒佐餐),如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和有汽葡萄酒等。
(3)餐后酒。餐后酒主要是指餐后飲用的可幫助消化的酒類,如白蘭地、利口酒等。
此外,還有按商品價值來分的高級酒、中級酒、大路酒(普通酒),按酒液是否能產生氣泡來分的起泡酒(又稱發泡酒,如啤酒、香檳酒:只是法國香檳地區出產的起跑酒才能稱之為香檳酒)、非起泡酒(又稱非發泡酒)等等。
一般是賒銷吧,月底結賬的樣子
每個地方不一樣,主要看經銷商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