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鐘樓啤酒,再也喝不上原汁原味的鐘樓啤酒了,記得小時候夏天拿曖壺打上一壺,拿上碗,人小也干兩碗,只不過大人怕喝壞了,等大了上班,每到開資就和同事們敞開喝幾次,當時總是喝多少也不撐著活,以后就沒了原來的感覺了,喝了不下,在肚里死沉死沉的,直到越喝越覺得不對味,它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到現在覺得它不應該倒閉,怎么就沒了?現在常常想起那味道,可惜再也沒有了。
其實張家口的啤酒廠不止有鐘樓。說起張家口的啤酒,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出宣化“鐘樓啤酒”。小時候一個啤酒瓶最多時候能退5毛,后來好像是3毛錢,能有三個瓶簡直就是巨款了。這才是張家口人印象中的大綠棒子,零幾年開始喝酒了,鐘樓在張家口還很受歡迎,勁大,量足,一筐24瓶,那時候有個三瓶就上頭了,比現在的水啤強得多。
鐘樓啤酒鼎盛時期銷路很廣,京津冀、內蒙古、山西都有鐘樓,甚至還出口俄羅斯等地,是宣化絕對的標志之一。可惜一代不如一代,最終連廠子帶商標全給賣了,真的是可惜,其實后來出的冰炮一開始也是很好喝的。
許多人不知道,其實沙城當年也產啤酒,據說以前啤酒廠還有兩個,分東西啤酒廠,早年的牌子就叫沙城牌。時間太早了,咱也沒喝過。兩千年出頭時候,在沙城還有本地產的一種啤酒叫雪塔牌,很便宜,當時一致評價是跟鐘樓差遠了。
二三十年前,當時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酒廠,都有自己的品牌,大部分是白酒。像沙城老窖、康寶老窖、蔚州老酒,現在原裝的基本上都沒有了。時代變遷,白駒過隙,沒有地方好政策的大力支持,沒有高水平的領導和銷售團隊,加上質量一代不如一代,最終都逃不過破產重組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