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飯店老板的岳父岳母,自家開的酒店,除了宴請客戶,我就沒有見他們夫妻倆來過餐廳。那打扮跟你說他好幾億身家你也不信。質樸得讓你以為他們剛來自大山深處的某個小學。第一次見面我以為人家是打工的!
我在他們飯店干了近3個月,就沒見過老板娘的爸爸媽媽,也沒有任何人提起過。
有次老板娘要去見一個朋友,就給了我一個地址,讓我去批發部幫她拿套洗護用品,她等著急用,叫我不要東游西逛。
我去的時候是5點,到那里就5點10多分了,那是一個批發商城,全是批發日化產品的。他們家的批發部在商城的底樓,靠著大馬路邊上的。
我搜尋著門牌號,找到以后店門口一對老夫妻在吃晚飯,3個6寸小碟子,一碟雪菜毛豆,一塊豆腐乳,一碟腌蘿卜條(3段)。
我腦子進水了說人家:你們老板真摳,就給你們吃這個。一直低頭喝稀飯的老頭抬起頭來看看我,似笑非笑的樣子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老太太接過老板娘寫的便簽,打了電話過去核實,然后裝好遞給我說快回去吧,你們老板娘等著用呢!
有次老板娘想買衣服,就帶著我和領班一起去商場,左挑右選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負一層的北京烤鴨她倒是來了興致。
她買了兩份讓店家分開裝,然后直接打車去了批發部,她讓我和領班在門口等著,她去店里面聊了幾句出來了,出來后在我鼻子上捏了一把說:傻妞。
中秋節,老板娘說晚上大家一起來飯店聚餐,我們員工和他們一起吃。這樣熱鬧。
員工和他們家人朋友一共坐了整整10桌。
老板娘和重親坐的主桌,臺面比較大,可以坐20個人那種。
席間領班就讓我們端著飲料挨個去敬老板娘她們桌,我站在鄰班身后,我就發現她繞過老板和老板娘,先敬日化批發部的老頭老太太,她說祝?老先生和老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然后輪到我了,還沒等我開口,那老頭笑著說,你看我們老板太摳了,所以今天到你們老板家改善生活來了,這是托你們的福……
媽呀!囧死我了。恨不得地上有條縫。
我們老板娘趕緊說:葉子,這是我爸媽,你叫叔叔阿姨就行。說完一桌人樂得不行,我感覺我的臉從脖子紅到了耳根。
后來領班告訴我,真正的老板是老板娘爸爸媽媽,老板是上門女婿,老板娘家3個女兒。大女兒嫁外地了,小女兒在留學。
我們餐廳還有樓上的所有商鋪都是他們買下來了的,等于說我們老板沒有房租,掙的錢就是他們夫妻倆的。
要是換了旁人,這老兩口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了,何必天天在批發部守著,用電磁爐炒點小菜吃。
自己酒店里啥都有,隨便叫廚師做二個不行嗎?就算不過來吃,給他們送過去也方便,開車5分鐘的事兒。
可是從來都沒有過,一次都沒有。人家早上在家就是饅頭稀飯一個雞蛋一碟小菜。
然后把中午晚上要吃的帶到批發部,電飯煲熬點粥,在電磁爐上把菜熱一熱。天天如此。
有次宴請客人,老太太去理發店做了頭發,穿了旗袍,肩上是水貂毛披風,老爺子羊絨大衣,帶著禮帽,跟人感覺有點像《上海灘》里面的馮敬堯駕到。
推杯換盞之間也是拿茶水代替,沒見他們夫妻倆怎么吃菜,最后讓我們廚師給他們煮的2碗陽春面,其他客人吃的蟹黃面。
其實他們也不是刻意節約,人家就習慣那樣吃,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老板娘說他爸爸媽媽是800塊錢擺地攤起家的,一開始并不是上海人,他們祖籍浙江溫州。
后來到上海擺地攤賣襪子,后面租攤位,后面改行賣日化批發,生意越做越大。
但他們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模樣,沒有被浮華浸染,沒有被夜上海的燈光璀璨迷了眼。沒有被百樂門的歌聲與舞蹈擋住前進的路,沒有在十里洋場迷失方向。
題主問:為什么越大的富豪,在吃的方面越簡單?
人只有到達過一定的高度,
才會去追求返璞歸真
對他們來說
樸實無華反而更珍貴
我們沒當過富豪,所以根本不知道富豪到底在吃什么。
也許網上所說的一些富豪吃得很簡單,可能只是表面的,比如平時都是吃山珍海味,偶爾吃一頓野菜就被媒體大吹特吹了。
但是從人性的角度去看,我認為絕大多數富豪吃的絕對不會太簡單。
也許他們早就吃慣了山珍海味,所以回歸到一些平常的菜肴當中,但是這些平常的菜肴無論是在選材還是在烹飪方面都是最高級的,可能有些食材都是通過海外空運過來,也許所聘用的廚師一個月就得幾萬甚至幾十萬工資,所以所付出的成本有可能比大家吃大魚大肉還要昂貴。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少數富豪生活確實非常節儉,在吃的方面確實非常隨便。
比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先生就是盒飯的愛好者,平時上班基本上都點盒飯,出去做節目也是吃盒飯,甚至有記者去采訪他的時候,還是吃盒飯,這些盒飯跟我們平時吃的差不多,估計也就是十幾二十塊錢。
比如去年有網友就拍到寶能的姚振華在一家米粉店里面吃了幾塊錢的米粉,完全沒有大老板的架勢。
再比如任正非也經常在食堂跟員工一起吃飯,并沒有大老板的架勢,員工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而且還跟員工一起排隊。
對于這些成功的富豪來說,他們對吃的方面之所以比較簡單,因為他們對吃沒有講究,或許在他們看來,吃飯只不過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吃幾萬塊錢的野生黃魚跟吃幾十塊錢的草魚估計是差不多的。
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在吃飯的時候估計更追求的是簡單快捷,然后把更多的時間騰出來用于工作上面。
但即便對于這些成功的富豪來說,我相信他們除了工作時間吃得比較簡單之外,回到家之后吃得肯定比較豐盛,也許飯桌上不是大魚大肉,但至少都是精品。
比如富士康的郭臺銘,平時在家里就吃餃子、炒粉和魯肉飯,而這些餃子都是他的前妻教廚師做的,一般都是用海曼做,所以要比普通的餃子成本更高,味道也更好吃。
總之,雖然富豪們的錢比普通人更多,但從吃的角度來看,他們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們跟大家一樣都是一日三餐,吃下去的東西拉出來都是一樣的,并不是說你吃了山珍海味拉出來就是黃金了。
對他們來說,把時間和金錢放在更有用的地方去,也許會更加有意義。
比如俞敏洪先生雖然平時上班都是吃盒飯,但是他不買私人飛機,而是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山區的學生,他和新東方每年給各地貧困學生捐贈的金額就達到5,000萬以上,這種做法要比吃山珍海味更有意義。